编前语:
对于“乡助山野·阅读计划”来说,发现山野价值是很重要的内容,故乡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内容。所以,在日常服务中我们的在地公益伙伴会引导当地青少年从身边出发,把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传统、社会关系融入服务内容,以加深青少年与故乡的链接。
今年,石柱县桥头镇喜洋洋社工的柚柚在“自然耕读课堂”创设“三餐四季之食”活动,带青少年们去街头路边和田间地头,跟随四季的更迭,寻找不同的食材来制作家乡美食,并通过这些代代相传的食物去重新认识故乡。来看看柚柚的讲述:
图-喜洋洋社工的自然耕读课堂现场
“汤包大叔,汤包大叔”,这是我印象中鸟儿发出的声音。每当它叫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会除草、挖土豆、摘胡豆,他们常叫它“薅草包谷”“洋雀”。长大以后我查询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叫做四声杜鹃的布谷鸟,拟声是“快快布谷”。
图-喜洋洋社工带孩子们学做凉拌鱼腥草
记得小时候,它一叫,我便开始学它的叫声。外婆就会说:“汤包大叔,泥巴老壳,要吃‘fu’豆角”。这时候,往往能吃上外婆做的洋芋胡豆饭:提前用水煮米,煮到用指甲能划破米的表面,就用筲箕捞起来,使其干湿分离,再把切好的土豆和剥好的胡豆放进锅里一起爆炒,并把米饭盖在上面,改用小火慢慢将其蒸熟,不一会儿便会飘出一股耐人寻味的香气。每当这时,我就会听到耳熟能详的声音:“妹妹,吃饭啦,还不快回来。”我立马丢掉手中的玩具,撒腿就往家里跑,跑到灶台拿起锅铲从锅底舀起一铲饭,焦黄的胡豆和洋芋还在滋滋地发出响声。放一口在嘴里,又软又脆的感觉融合在一起,刺激着味蕾,最后再喝一碗浓郁的米汤。吃饱喝足,幸福感一下就填满了。
图-做凉拌蕨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成儿时羡慕的模样,再次回到家乡,成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喜洋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在一个离家很近的小乡村里做儿童服务。这里道路宽敞,依靠着两边的大山,有许多的房子,住着一群十分淳朴的村民。这里的大多数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挣钱。看到他们的样子,不禁想到了自己曾经也是如此。
图-做凉拌木姜花
2022年,在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乡助山野·阅读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在石柱的各个乡镇开展“自然耕读课堂”的实践,为了丰富当地儿童的日常生活,带领他们开展一些趣味活动、生命教育、成长探索等等。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接受的东西五花八门,谈到一种植物的时候都不知道它到底是长在树上还是地上,不知道油菜花在生长期间的不同作用,不知道大自然中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而家里以及学校的课本对于乡土知识的介绍也是少之又少,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情感链接非常薄弱。
图-大家一起做做清明粑粑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为了增强孩子的乡土情感,我们带领孩子们去寻找大自然的泡泡机,让他们利用大自然的东西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寻找过程中,偶然发现儿时吃过的酸草,不禁摘下来给他们尝一尝。没想到,孩子们惊呼起来:“哇,这种草原来还可以吃啊?!酸酸的,吃起来真不错呢。”
听到他们的反馈,我感到些许落寞又有些许希望。落寞的是,家乡这么好的生长环境长出的植物,孩子们却不了解它;希望是可以融入美食教育,通过食育给孩子们更多参与的机会,丰富他们对家乡美食的理解和认识,在认知与体验中感受家乡的独特味道,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重塑乡野之情。
图-给孩子们讲解鼠曲草
于是,我们开启了寻找乡味之路——三餐四季之食。通过带领小朋友认识家乡的食物,加深小朋友与故乡之间的链接,通过代代相传的食物,去阅读故乡的山川,去阅读故乡的历史。
我们在路边、山林、田野寻找家乡的美食,一起欣赏金灿灿的木姜花,用它的花瓣制作凉拌木姜花;一起挖鱼腥草;一起搓汤圆并送给场镇的老年人;发动本地小朋友和家长去田野边寻找鼠曲草,他们分享了各自记忆中的名字,有的叫“软条”,有的叫“毛絮”,还教我们如何去利用鼠曲草做美食;带领孩子们共同制作清明粑粑,给大家的舌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不少小朋友回家跟自己的家里人分享。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家乡的情感链接加深了。我发现,这些传统美食的制作都是口口相传,有的是母亲传给孩子,有的是婆婆传给儿媳,还有的是周围邻居闲聊时传出的。也正是这样代代相传、互相影响,成就了一方土地的美食文化,成为了在外拼搏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味道。
图-孩子们和社工一起搓汤圆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基本的温饱需求到对美味的探索与享受,以至于形成文化的一部分,并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乡的美食,也成为建立乡野之情的重要链接,牵动着我们在看远方的同时,不忘看看生养我们的地方。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做“三餐四季之食”的原因,就如同我听到“汤包大叔”,就会想起外婆的那碗洋芋胡豆饭,就会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