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 | 以“爱在山野”之名,讲述更动人的“重庆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5
遥看青山复碧绿,满城尽是欢歌声

2022年8月,因持续性高温天气,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山火肆虐。96个小时,在消防官兵、群众志愿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过火面积有5公顷的山火明火扑灭。这些不同身份的人们在高温下勇敢逆行,成为这场山火救援中的城市脊梁,彰显出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

为及时响应山火后公众迫切希望更多参与生态修复、森林保护等生态行动的需要,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在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共同指导下,第一时间联合上游新闻、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发起“爱在山野”公益行动,并设立专项基金。该系列活动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联合智库、相关政府部门、生态环保机构、企业、媒体等共同设计研发森林相关的博物类、户外类、生活类系列体验活动,以森林保护、修复和传播为目的开展自然生态知识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等活动,引导公众科学、有序、持续参与森林生态恢复和青山守护的公益行动。“爱在山野”公益行动自2022年活动发起至今,组织策划并完成系列公益活动28场,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行动,共影响超千万人。

今年8月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对“爱在山野”公益行动的参与者进行了采访,其中包括“爱在山野”公益行动的执行方之一的重庆市南岸区润山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多次参与“爱在山野”公益行动的志愿者。

王凯:持续六个月,为公众带来真实完整的公益体验

王凯是重庆市南岸区润山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爱在山野”公益行动发起后,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其中,策划执行“爱在山野”公益行动中的“山野笔记”和“无痕山野”两大板块活动,开展活动15场,参与人数300余人,涉及缙云山火烧迹地实地考察、植被观察、动植物记录、生态环保科普等内容。王凯提到,“爱在山野”公益行动中,他和他的团队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带领公众重走缙云山火烧迹地;二是持续做了六个月的山野变化观察;三是在整个活动中贯穿无痕山野原则,引导公众科学、正确地与大自然相处。团队坚持每次活动结束后发放和收集问卷,不断提升参与者获得感。


“竹鼠”“刺猬”: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常青藤之星”代表王金德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表讲话,他表示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可或缺。

“竹鼠”和“刺猬”是这对可爱兄妹的自然名,他们是“黄丝玛玛·城市V团”的小志愿者。两位小朋友均参加了“爱在山野”中无痕山野、手作步道及植树活动。采访中,“刺猬”脱口而出“无痕山野”的七大原则,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独角仙”:重庆是一座团结、包容、友爱的城市

“独角仙”是两位小朋友的家长的自然名,同样是“黄丝玛玛·城市V团”的志愿者。在陪伴孩子参与“爱在山野”公益行动时,她也颇有体会和收获。她回忆,去年看到缙云山山火的新闻时深受震撼,“爱在山野”公益行动的开展为她带领孩子参与火山后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不仅能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保护自然。“独角仙”说,重庆是一座团结、包容、友爱的城市,2022年的山火让重庆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成就了伟大的城市精神。虽然她和家人没有参与到一线救援工作中,但也希望通过公益捐助、公益活动来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

“猛犸象”:更多地关注生态,更好地守护家园

“猛犸象”是这位“爱在山野”公益行动志愿者的自然名。作为“黄丝玛玛·城市V团”的志愿者、博物爱好者,去年缙云山山火后,他便想实地来看看这里的情况。为了解和学习更多有关自然的知识,他几乎参与了每一次“爱在山野”的活动。他分享道,参与活动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对“山火”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大自然的自然更替而言,“山火”并非只是以往人类认为的“灾难”,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地形造就了群山环绕的景象,也造就重庆人友爱、团结、耿直、包容的性格,在缙云山山火时体现得尤为突出,这样的城市精神应当积极弘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生态,参与到保护自然中。



“爱在山野”是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借2022年重庆人民万众一心救火抢险、维护生态、保卫家园的重要历史性事件,以缙云山火灾灾后森林修复为切入点,组织策划的公益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实践形式融入自然宣传教育、防火防灾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内容,传递自然情感,创新公益模式,推动中外民间交往,积极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

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秉持“助力重庆城市国际传播,促进陆海文明交流互鉴”的宗旨,致力于构建专业公益平台、形成以基金会为链接的价值纽带,集社会各级之力,发起、倡导、吸引、联合、支持政府、专家、企业、媒体、公益机构和公众组织和参与公益行动;同时,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文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国际传播特色,加强构建重庆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推动形成平等、互鉴、包容的人类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