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一、 “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背景及概况
“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自2018年7月启动以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大力指导下,市林业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做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实施“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项目,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汇聚起强大力量。截止目前,全市成立各级志愿服务队伍187支,注册志愿者63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11.5万小时,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3万人。其中,2023年新增志愿服务队伍31支,开展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捕护鱼、爱鸟护飞、自然讲解等各类志愿服务300余场,做到常态化、创新性开展“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现将今年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二、2023年 “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总队持续通过推动队伍建设、品牌活动、服务基地建设、统筹日常运营等几方面工作,支持全市“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一)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扩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基于原有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体系,今年“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队伍按照“市级总队+区县分队+社会组织分队+学校、企业、社区志愿服务分队”的创新模式发动招募社会志愿者,培育重庆市青少年宫、重庆送变电公司、重庆腾讯公司、华润万象生活商业西南大区等爱心企业,联系引导多家社会组织和学校社团,新成立“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分队31支,覆盖巫山、武隆、江津、璧山、北碚等重点区县。从市级总队开始,四个梯级队伍形成一个逐级支持,互助互补的功能,发挥其各自优势,全力推进守护青山队伍社会化、特色化、本地化建设及发展,进一步优化及完善“守护青山”志愿服务体系。
二是持续加强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素质。2023年,总队结合党建工作,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工作。6月上旬,总队在江津四面山保护区举行了2023年重庆市“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以专家讲座、分组讨论、现场观摩等方式,为总队成员单位、区县分队、示范基地和企业分队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重庆本地生态公益机构代表80余人提供了涵盖涉及工作机制、项目策划、志愿者管理运营、经费筹备等多个方面内容的培训,培训中,参会人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多种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形式,还共同探讨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实践和策略,互相激励和成长。9月下旬,组织开展了2023年重庆市自然教育工作培训,缙云山等全市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四面山等6个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代表、7个自然教育公益组织负责人近40人参与,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就全国自然教育发展相关情况、广州红树林湿地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运营情况、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经营建设经验进行了分享,并针对“青山少年”自然教育品牌共建开展了工作坊式分组讨论。12月,面向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队伍骨干,开展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身边的发现开始”“猛禽救助基础技术培训”2次线上专题培训,助力其志愿服务技能提升。
支持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两江新区若水志工、南岸区润山志愿服务中心等生态环保类组织,开展了自然讲解志愿者培训多期;邀请重庆824研究所、重庆动物园、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重庆观鸟会、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多位专家,开展了保护类志愿者培训6期;将相关线上学习课程及时分享到“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群,促进人才培养;为“守护青山”志愿者队伍培养了一群服务水平好、粘度高的生力军。
三是创新企业服务,提升志愿服务队伍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通过系列品牌项目,为社会各单位、广大市民提供发挥其专长、服务生态保护的机会,带动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加入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结合党建工作开展的“自然重庆”嘉年华活动,吸引了重庆市青少年宫、华润万象生活商业西南大区等单位加入;“爱在山野”净山行动,吸引了重庆腾讯公司和重庆送变电公司加入,积极参与北碚缙云山山火迹地恢复志愿服务行动;“鹰飞之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重庆送变电公司共建共创,常态化参与鸟类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志愿服务行动。积极探索企业参与的服务创新过程中,社会影响力逐渐彰显。
(二)依托示范基地,持续提升“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品质
2023年依托缙云山、仙女山、阴条岭等“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拓展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切实发挥“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基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北碚、璧山、武隆、梁平等区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为区县开展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基于品牌项目和重点区县优势,通过自然教育联盟建立讨论会、自然教育课程研发、《青山少年共建指南》推出等方式,积极探索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优质课程体系。
一是指导、推动区县各分队开展各类“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督促区县各分队、小队依托“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爱鸟周”、“5.12防灾减灾日” “国际森林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结合林业重点工作,开展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森林巡护、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捕护鱼等各类主题活动,有效保障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
二是持续推进原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从传播性、参与性等方面升级了 “爱鸟护飞”“自然之约”“亲邻自然”等原有品牌项目。在传播性方面,丰富了传播形式,扩大了传播范围,包括“重庆林业”“重庆陆海基金会”等公众号发布、首届“自然重庆”嘉年华品牌露出、商场大屏滚动播放、网红直播、多家官方媒体报道等。此外,联合社会组织在抖音发布160条相关活动视频,助力“爱鸟护飞”品牌传播。在参与性方面,助力“爱鸟护飞”品牌在爱鸟周期间,联合9家区县社会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吸引小学生、社区居民、游客等1100余人参与;助力“亲邻自然”品牌项目(即生态花园共建计划)除传统社区外,拓展了和小学的合作,将自然教育与学校劳动美育结合,于今年秋季启动“我”有一个小花园——“亲邻自然”铁路小学劳动美育生态花园打造,吸引铁小不同班级的38名同学和6位活动助教(社会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助力“自然之约”品牌拓展了梁平区等服务范围,全年服务5500余人,组织超过110场活动 ,3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较往年有所增加。
三是大力推进“鹰飞之城”志愿服务活动。在春季迁飞季,结合“爱鸟周”重要节点推陈出新,以全球唯一建立在猛禽迁徙通道之下的超大城市为城市独特标签,开设了看展览、逛市集、听沙龙、观猛等多类型、多主题的鸟类生态文化体验和鸟类科普教育活动,切实推动了社会参与鸟类观察和保护工作,传播城市新形象,为塑造“鹰飞之城”这一城市生态保护品牌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创新推进“青山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开发基于青少年认知、学习、了解、参与青山守护的活动参与体系。重点围绕公众鸟调、巡护值守、收容救护、净山行动等内容,面向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服务群体,总队联合缙云山管理局、市内多家自然教育机构和爱心企业,开展持续全月的自然体验及志愿服务行动,借助“青山少年”护照打卡集章、发放公益证书等激励措施,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保护地、商场等地,开展青山守护与自然教育活动课程25场,服务1000余人次,并吸引500余名青少年家庭成员加入线上城市V团青山少年部落群,从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建立起青少年对于青山守护的全面认知和参与,让更多青少年未来有意愿、有途径、可持续地参与到自然体验和志愿服务中,让青少年从受益者成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和传播者,为培养青少年生态保护先锋打下基础。
五是着力推动“爱在山野”志愿服务活动。在植树节前后,联合小红书、黄丝玛玛、重庆送变电公司、富民银行、众合云科、 重庆福彩中心、巴渝公益等单位,组织700余名志愿者,在北碚区歇马街道缙云山虎头村防火隔离带开展了多批次公益植树活动;支持环保类组织,带领志愿者走入北碚区火烧迹地,通过自然游戏的方式与森林建立联系,持续开展森林记录和净山行动,对沿途的野生植物进行认知和拍摄记录,观察山火后自然演替过程,同时开展“无痕山野”净山行动,倡导公众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系列活动有效助力山火后的缙云山生态恢复。
(三)做好统筹协调,持续强化“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日常运营水平
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及时印发《2023年重庆市“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和工作手册,和全局年度业务工作一并安排部署,并将活动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为全市“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是做好组织策划。积极策划“鹰飞之城”“青山少年”“自然之约”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策划、组织、实施“无痕山野”等创新型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筹备“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骨干培训,为全市守护青山志愿服务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做好信息整理。按季度联系各分队,并收集整理总队和区县分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和汇总相关数据,编写季度简报4期,总结报告2期,向市局及时报送相关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工作计划表等各类相关材料,并收取反馈意见。
四是做好传播推广。今年“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打破单一传播方式,推出“林冲冲”VI标识,创新宣传渠道,力求传播方式多元,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联动新闻媒体、企业、艺人、网络达人等,采用新闻发布、商圈大屏播放、网络视频直播等形式,将线下活动进行线上串联,形成了国内外传播矩阵,不断扩大了活动社会影响力。20余家中央和市级主流媒体对“守护青山”开展了系列活动报道,原创报道60余篇,传播曝光量500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2023年“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在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注重开拓创新性和影响力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已有5个年头,部分队伍在组织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懈怠思想,工作比较因循守旧,缺乏新思维、新路径和新突破;二是财政资金有限,在活动规模、内容拓展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上存在一定障碍;三是缺乏相应的载体和平台,在建立自然教育联盟、促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提升林业社会影响力方面还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四是行业人才储备和培育不足,在资源整合、组织统筹、宣传策划、创新运营等方面还存在能力短板。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建议
一是更好发挥统筹及平台作用。进一步梳理“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管理架构、品牌体系、既有资源等,充分结合林业部门的工作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扩大资金来源,通过联合行动等方式,带动林业各部门,以及学校、企业、基金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团体,参与“守护青山”,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丰富“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及形式,进一步扩大“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的朋友圈。
二是持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结合工作部署,开展有针对性的 “守护青山”主题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培训,结合品牌项目开展宣教类志愿者、保护类志愿者等参与人员的专业度强、实用度高的能力培训,广泛动员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守护青山”志愿服务行列,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和公众人物加入“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广泛的志愿服务力量。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现有品牌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鹰飞之城”“青山少年”“自然之约”等品牌志愿服务,加强经验总结、经验交流以及进一步推广;继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巡护、林业防灾减灾、义务植树、禁捕护鱼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是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地走访指导、编制工作指南、打造青山驿站等方式,加强指导,让志愿服务基地切实成为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的落脚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志愿服务基地活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五是支持培育生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加强对生态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扶持,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培育、项目资助等方式,建设一批枢纽型、支持型、社会影响力强的“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积极参加公益创业和公益创投、争取政府补贴与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妥善解决志愿服务运营成本问题,增强组织造血功能。建立健全“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指导,促进“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六是积极做好宣传推广。统一使用“守护青山”志愿服务标识,根据工作实际设计“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宣传和文化产品,培育浓厚的“守护青山”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认同。加强品牌及其视觉形象管理,注重典型事迹挖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自媒体等多种渠道平台,点面结合、统筹安排“守护青山”各类主题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