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山城 | 刘玉霞:看不见光,就让自己成为光
发布时间:2024-05-19
无障碍,视障,志愿者

初见刘玉霞,让人捉摸不透,总觉得她冷漠,隔着几米远不愿主动与人打招呼。当你走近一点,她仿佛才刚看到;到了跟前,又热情洋溢起来,一双大眼睛笑意盈盈。和她一同往前走到梯坎处,她下意识拉了一把一旁还不熟悉的记者,手攥得紧紧的。


她竟是视障者。

微信图片_20240520171037.jpg


从小患病导致刘玉霞的视力出现障碍,这让当时还在念小学的她时常因为看不清黑板而深感无助。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位李姓同桌开始主动为她念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从那时起,她的每一位同桌如同拿到接力棒一般,都成了她的“眼睛”,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


“一次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刘玉霞小学同桌的善举,在她心中深深埋下了爱的种子,让她始终怀揣感恩之心去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



从黑暗到“发光”

2007年,刘玉霞接任盲人协会主席后,经常组织盲人按摩师到附近敬老院义诊,按摩师们也愿意停掉一天生意去回馈社会关爱。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他们有一天也成了别人的光。


但义诊时盲人师傅的出行是个问题。刘玉霞思来想去,干脆动员协会内的低视力患者义务接送。


一来二去,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小群体逐渐形成规模,从最初只在盲协内部小范围的帮扶,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不同残疾类别的人都加入进来。“总得有个名字吧?”大家在群里提议。


这时,刘玉霞儿子的亲情号“528”来电打破了取名的僵局,“就这个名字!528谐音‘我爱帮’,这不正是残疾志愿者们的真实想法吗?”

微信图片_20240520171042.jpg


刘玉霞和队员们一拍即合,“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在2020年正式成立。自此,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一群身着红色志愿者背心的团队,总是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残疾朋友身旁。他们默默无闻穿梭于热闹街市提供按摩义诊、文艺演出,顶着酷热严寒在居民家中救助帮扶,走访探视。

微信图片_20240520171046.jpg

“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个志愿队特别好!”不少队员纷纷表示,“帮助他人,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在刘玉霞的带领下,这些残疾朋友们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不仅走出了自己家门融入社会,也在互帮互助、邻里关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从一颗星到漫天光

影院内,主持人坐在第一排,一边看电影,一边以同步解说的形式,把画面讲给这群特别的盲人“观众”。

微信图片_20240520171049.jpg

“别说看电影,以前连门都不愿意出。”“看”完电影,参与这次活动的余晓波兴奋地说,“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因为一场意外,2021年,生性要强的余晓波双目失明。“当时就感觉天忽然间塌了,我才40多岁,后半辈子怎么活?”穿衣、洗脸、出门……连从前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成了需要培养才能实现的事。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年多,拒绝与任何人接触。


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直到刘玉霞和队员们出现。

微信图片_20240520171052.jpg

“刚开始去了都不理我们,不说话,脾气还很大。”想起最初遇到余晓波,刘玉霞说,这样的生活落差自己能感同身受,于是她介绍更多队员来和余晓波交朋友,志愿者王典明就在那时与余晓波相识。


怎么让余晓波走出家门,成了刘玉霞和王典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刘玉霞每次上门都能细心地发现余晓波家里的小变化,变着法儿地夸,“晓波,你这个衣柜自己收拾的吗?比我这个还有点视力的收拾的都干净。”“你又学会一个技能呀,好快哦。”“你们快看,这是晓波自己弄的。”


通过嘉奖,在逐步增强了余晓波的信心后,王典明尝试抛出了橄榄枝,他对余晓波说:“他们喊我出去走路,一起走嘛,我这个摆摆腿(跛脚),还要你扶下哟。”轻松的一句话,又让余晓波有了被需要的感觉。


就这样一来二去,余晓波逐渐与自己和解,不但愿意走出家门,还敞开心扉主动找志愿者们聊天。他的故事,成为“528”队伍中的一段佳话。


从追逐光到成为光,刘玉霞用爱心与耐性,引导着身边许多的残疾朋友走出了黑暗,让他们从以前自卑、孤僻、封闭的个性转化为乐观向上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创造者,从事不关、漠然处世的态度转变成了自愿投身公益事业、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参与者。